匯包裝官方微信
關于茶葉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,咱們簡單先說說。
茶葉在制作完畢成茶后,茶商一般都會直接運往冷庫中,拿出冷庫的時間一般就是茶葉的生產日期。
茶葉是農作物,算在食品類里,按照規定一定會有保質期和生產日期。這點在GB7718-2011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有規定,茶葉外包裝盒上必須標注保質期。這里的保質期可以簡單理解為,茶葉保存在包裝注明的貯藏條件下的最佳飲用期。如下圖:
不同茶類的保質期不一樣,這跟茶葉的特征有關系。一般來說,茶葉包裝上的保質期在12個月到24個月這個范圍。這也得分茶類,綠茶以鮮為貴、以嫩為好,最接近茶葉的真味,所以也最容易陳化,開封后建議三個月內喝完,如果打算長久保存,最好的儲存地也是冰箱,能存放一年,一年半也可以,但茶葉依舊會陳化,只是不嚴重而已,茶色、香氣、滋味、口感均會下降。這點對于同樣以鮮爽滋味為重的黃茶和白茶也是這樣。發酵程度高的烏龍茶、紅茶保質期會更長一些,常溫密封保存兩年完全可以,不過兩年之后茶葉的質量依舊會逐漸下降,建議在保質期內喝完。
至于黑茶、老白茶,可以長期存放,可高達數十年。對了,還有高焙火的武夷巖茶,有“隔年陳”一說,放一段時間味道反而會更好,可存放的時間也很長,大大超出保質期所寫的時間,不過這類茶葉的保質期一欄大多寫著在適當條件下可長期保存。
除了這些包裝好的茶葉,也有茶客在茶葉店置購散裝茶,散裝茶雖然比較方便,但也有不妥之處,畢竟茶葉裸露在外,無密封,茶葉接觸空氣會吸濕吸異味,容易變質,也會加速陳化。散裝茶葉每次不要置購太多,咱也不知道這茶暴露在外多長時間,最好一個月內喝完,隨買隨喝嘛,別嫌麻煩。
說重點,過了保質期的茶究竟能不能喝。茶葉的保質期最終看的還是保存環境,保存環境不佳,茶葉受潮,吸了異味,還沒到保質期可能就會變質。如果保質期得當,茶葉沒有變質,過了保質期也是可以喝的,品質下降一點無妨。茶葉受潮發現及時,趁著沒變質可以進行二次烘干,雖然茶葉的品質下降,但最起碼保回來了,能喝。
茶色和湯色:
變質的茶葉很好辨認,干茶色澤不油潤,仔細觀察,如果發現黑點、灰白色這些類似霉點的痕跡,這款茶基本上可以斷定是變質了,順手扔了吧,陳化的茶可以喝,一旦變質,就只能扔垃圾桶了。在質感上也會有些不同,變質茶因為含水量過高,茶葉會變重,用手指揉捻,不會再碎成茶渣,而是可以感覺到干茶的潮濕柔軟,不易破碎折斷。
如果陳化比較嚴重,茶葉會嚴重變色,例如綠茶原本黃綠的茶色會偏向枯黃,最嚴重的是變為黃褐色。陳化過度的茶類會喪失原味,品質下降嚴重,已經沒有品飲的價值。
沖泡后的茶湯,如果湯色明顯偏離六大茶類的原始湯色,變濃或者湯色變暗,這茶問題就有些嚴重了。茶湯濃可以,但一定要清澈明亮,亮跟濃度不沖突,茶湯越暗越差。
茶香:
隨著陳化,茶葉的香氣會逐漸減弱,由高揚、濃郁變得寡淡,今年的新茶和去年的陳茶靠聞香氣就能鑒別。作為陳茶,香氣可以不高不濃,但一定不能有異味,如果出現陳味、霉味、煙味、酸餿味等異味,這茶就不是陳茶了,算是劣質茶,不能再喝。
茶味和口感:
陳化不嚴重的茶,也就是剛過保質期沒多久的茶,滋味和口感還是能接受的,下降不嚴重,完全可以喝。過了保質期太久,茶葉陳化嚴重,滋味和口感變得寡淡,也能喝,就看你想不想喝。
如果茶葉變質,滋味和口感全面下降的同時,還會伴有讓人惡心、難受的味道,像餿味、霉味等。還會危害身體健康,變質茶葉含有大量的細菌,最直接危害就是腸胃不適鬧肚子,這還算是輕的。茶葉一旦變質,馬上就扔。
最后建議大家,茶葉在保質期內喝完是最佳選擇,茶的香氣、滋味和口感都在最佳水平,這也是最安全的。如果過了保質期,但茶葉的密封性很好,沒有變質,也是可以飲用的。一旦變質,馬上丟掉,變質的茶容易招蟲子,也會腐爛生蟲的哦。
8天,3000個包裝盒從設計、制作到交付,我們對客戶的認真不是說說而已!
有人說過:“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!”有時,也許只是一面之緣,可是因為你的認真,就能被記得很久
想不到這次的征集活動,竟然吸引了一位特殊的設計師
匯包裝平臺主辦的第一屆“新中國風”茶葉盒設計征集活動到目前為止,已經收到近百例包裝作品!
提交成功后請接聽您的專屬呼叫中心系統客服電話